| | |
|
03/30■当前形势下的颜体与“蚕头燕尾”之辩
|
|
|
[内容摘要]:关于颜真卿书法中有无蚕头燕尾一事,米芾和沙孟海均认为颜体“真迹皆无蚕头燕尾之笔”,但把颜体与蚕头燕尾联系起来的事实却早已传开。因此米老、沙老等人声称颜体中无蚕头燕尾之笔,是要特别加以澄清的,如果这种判断是基于蚕头燕尾的外在笔法形式而作出的,那么这种判断可谓是不高明的;如果这种判断是针对后学者“俗化”颜体的现象而发出的感慨,那么为这种感慨加上注脚便是十分必要的,这是对后学者的责任。
...
详细>>
|
|
|
|
|
|
03/30■论“古真无大字”的历史逻辑
|
|
|
侯开嘉先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写了一篇关于题壁书法的文章,侯文指出了题壁“大字”是汉魏书法的主要表现形式。诚然,种种关于古代题壁故事的记载似乎都揭示了古代确实有“大字”存在,但宋代的米芾却认为“古真无大字明矣”,这是否意味着米芾对古代题壁史的无知?笔者以为,大字的发展上至汉魏下迄宋明,大字在笔法上成熟于中晚明,宋代属于大字的探索期,技法并不完备,宋人对于大字、小字的种种争议也都证实了这一点。时至今日,以大字榜书见长的书家,鲜有不招致非...
详细>>
|
|
|
|
|
|
03/30■一本品味浓郁的书论美文集-----读《书法百说》有感
|
|
|
一口气读完《书法百说》,以我自网络盛行以来十几年的“读书史”和练习书艺多年所仅有。书中即兴而作的百篇短文,乍看似乎都是书艺方面的“小问题”,细读起来,则全无生涩牵强,其情致早已超然书外,恰如老友叙旧,名伶言情,篇篇清流如许,娓娓动听,常常有言尽而意无穷之精彩。确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书法美文集。
对书法爱好者而言,书论本也是必读必修。却常常困顿于古人古论的生涩难懂和今人的各执其词之中,让人惶惑不得其要,古文基础...
详细>>
|
|
|
|
|
|
03/30■书与画本属两个系统
|
|
|
中国的绘画,虽可追溯到远古,但对绘画作艺术性的反省,因而作纯艺术性的努力与评价,也和文学、书法一样,还是东汉末年,下逮魏晋时代的事情。谈到绘画,首先应打破传统的书、画同源,或书出于画的似是而非之说。从我国龙山期、仰韶期的彩陶,以逮殷代的青铜器,其花纹的情形,在今日犹可考见。这可以说是今日能够看到的中国最古的绘画。彩陶文化期的花纹,多彩多姿;青铜器的花纹,威重神密;但两者皆系图案的、抽象的性质,反不如原始象形文字之追求物象。一直到战...
详细>>
|
|
|
|
|
|
03/30■“魏晋风度”的书法体征
|
|
|
魏晋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战国之后的第二个思想大解放时代。“魏晋风度”成为这一时期的一个文化符号而载入史册。就书法而言,正如文学进入自觉时代一样,魏晋时期的书法也从实用目的性逐渐转化为审美目的性阶段,因而也成了书学自觉的时期。
汉代的书法可以说是各种书体臻于完备,其基本格调是以实用做出发点,章法规整,追求整齐典雅,用笔严谨,其中所包蕴的苍茫混沌的自然美,成了后人孜孜以求的目标,尤其东汉时期书家们渴求从草书...
详细>>
|
|
|
|
|
|
03/30■历下笔谭
|
|
|
秦程邈作隶书,汉谓之今文,葢省篆之环曲以为易直。世所传秦、汉金石,凡笔近篆而体近眞者,皆隶书也。及中郎变隶而作八分。八,背也。言其势左右分布相背然也。魏晋以来,皆传中郎之法,则又以八分入隶,始成今眞书之形。是以六朝至唐,皆称眞书为隶。自唐人误以八为数字,及宋遂并混分、隶之名。窃谓大篆多取象形,体势错综;小篆就大篆减为整齐;隶就小篆减为平直;分则纵隶体而出以骏发;眞又约分势而归於遒丽。相承之故,端的可寻。故隶眞虽为一体,而论结字,则...
详细>>
|
|
|
|
|
|
03/30■《古今书评》——袁昂
|
|
|
王右军书如谢家子弟,纵复不端正者,爽爽有一种风气王子敬书如河洛间少年,虽有充悦,而举体沓拖,殊不可耐。
羊欣书如大家婢为夫人,虽处其位,而举止羞涩,终不似真。
徐淮南书如南冈士大夫,徒好尚风范,终不免寒乞。
阮研书如贵胄失品次,丛悴不复排突英贤。
王仪同书如...
详细>>
|
|
|
|
|
| | |